Windows 2003升级至CentOS 5.7 后 ORA-12519: TNS:no appropriate service handler found。最近公司系统全面由windows2003 Oracle10.2.0.1 升级为 Centos5.7 x64 Oracle11.2.0.3 x64 仅仅通过对阵列、内存分配的优化,经测试轻而易举得到了升级前7.5倍的性能。 子公司反响良好,响应速度得到大幅提升。
但是后来出现了一个状况:在用户数达到140左右时,应用不能连接数据库 (应用有很多不规范的jdbc链接,这里不是本次记录的重点)。 为什么呢?
根据故障树的原理,我第一反应是查看 listener.ora,11g中,他的路径发生了变化 /u01/diag/tnslsnr/centos1/listener/trace/listener.log 确实发现出现了 ORA-12519: TNS:no appropriate service handler found这与process上限有关。
但是为什么之前使用windows未发现这个问题呢? 因为windows下oracle是单进程,多线程运行;而linux下是多进程执行的。当应用提交了很多不规范的jdbc连接时,在linux下会有对应数量的后台进程进行响应,当然也会在OS层体现为多进程;而windows下正好回避了这一问题,当然由此引发的其他性能调度的问题暂不去考证。
问题找到了,就迅速调整吧。估算到目前系统用户数在400+ ,那么我们先将process参数设置为600.比较保险。
select count(*) from v$process --当前的连接数
select value from v$parameter where name = "processes" --数据库允许的最大连接数
修改最大连接数:
alter system set processes = 600 scope = spfile;
重启数据库:
shutdown immediate;
startup; 问题解决
一个Oracle soft 启用2个Clone 的数据库Solaris 下 Oracle impdp 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相关资讯 oracle数据库教程 Oracle数据库入门教程
- Oracle raw数据类型介绍 (01/29/2013 10:05:53)
- 监听器注册与ORA-12514 错误分析 (11/13/2012 14:30:08)
- Oracle SQL的cursor理解 (11/13/2012 14:16:17)
| - Oracle 如何强制刷新Buffer Cache (01/29/2013 10:02:46)
- dblink致Oracle库的SCN变成两库的 (11/13/2012 14:24:41)
- Linux操作系统下完全删除Oracle数 (11/13/2012 08:25:52)
|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