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一:关闭数据库。 在关闭数据库时数据库系统主要完成三项工作。一是系统会将重做日志高速缓存中的内容写入到重做日志文件中。二是将数据库高速缓存中被改动过的数据写入数据文件(数据更改时往往是先存储在高速缓存中,而不是直接写入数据文件)。三是以上两项工作完成后再关闭所有的数据文件和重做日志文件。此时虽然还没有写卸载数据库但是这三项工作完成后,用户已经无法连接到数据库进行操作。 步骤二:卸载数据库。 关闭数据库只是对日志文件与数据文件的操作,而没有涉及到控制文件。当数据库在进行卸载数据库的操作时,控制文件才会被关闭。只有关闭数据库之后,例程才能够卸载数据库。这里要注意,控制文件对于正常启动数据库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控制文件不能够正常关闭,则很容易引起控制文件错误,从而导致数据库启动异常。所以在关闭数据库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控制文件被正常关闭。同时最好对控制文件进行独立的备份,以备不时之需。 步骤三:终止例程。 在终止例程这个步骤中,所有后台进程与服务进程都将被终止,分配给内存的SGA区被回收。也就是说,这个步骤完成之后,数据库系统才会释放对内存的控制。然后数据库才被真正的关闭。
Linux菜鸟的两天Oracle安装生活Oracle在虚拟化战争中能否胜出相关资讯 oracle
- [INS-32052] Oracle基目录和Oracle (07/22/2014 07:41:41)
- Oracle 4个大对象(lobs)数据类型 (02/03/2013 12:33:05)
- Oracle按时间段分组统计 (07/26/2012 10:36:48)
| - [Oracle] dbms_metadata.get_ddl的 (07/12/2013 07:37:30)
- Liferay Portal 配置使用Oracle和 (07/31/2012 20:07:18)
- Concurrent Request:Inactive (07/20/2012 07:44:05)
|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