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图的BFS和DFS2015-09-24图的存储结构本文的重点在于图的深度优先搜索(DFS)和广度优先搜索(BFS),因此不再对图的基本概念做过多的介绍,但是要先大致了解下图的几种常见的存储结构。邻接矩阵邻接矩阵既可以用来存储无向图,也可以用来存储有向图。该结构实际上就是用一个二维数组(邻接矩阵)来存储顶点的信息和顶点之间的关系(有向图的弧或无向图的边)。其描述形式如下:
//图的邻接矩阵存储表示#define MAX_NUM 20 // 最大顶点个数enum GraphKind{GY,GN}; // {有向图,无向图}typedef struct{ VRType adj; // 顶点关系类型。对无权图,用1(是)或0(否)表示是否相邻;对带权图,则为权值 InfoType *info; // 与该弧或边相关信息的指针(可无)}ArcCell,AdjMatrix[MAX_NUM][MAX_NUM]; // 二维数组typedef struct{ VertexType vexs[MAX_NUM]; // 顶点向量 AdjMatrix arcs; // 邻接矩阵 int vexnum,arcnum; // 图的当前顶点数和弧(边)数 GraphKind kind; // 图的种类标志}Graph;
我们分别看下面两个图,左边为有向图,右边为无向图

上面两个图均为无权图,我们假设存储的时候,V0的序号为0,V1的序号为1,V2的序号为2。。。,且adj为1表示两顶点间没有没有连接,为0时表示有连接。则有向图的邻接矩阵如下图左边的矩阵所示,无向图的邻接矩阵如下图右边的矩阵所示;

根据邻接矩阵很容易判断图中任意两个顶点之间连通与否,并可以求出各个顶点的度。1、对于无向图,观察右边的矩阵,发现顶点Vi的度即是邻接矩阵中第i行(或第i列)的元素之和。2、对于有向图,由于需要分别计算出度和入读,观察左边的矩阵,发现顶点Vi的出度即为邻接矩阵第i行元素之和,入度即为邻接矩阵第i列元素之和,因此顶点Vi的度即为邻接矩阵中第i行元素和第i列元素之和。
很明显,邻接矩阵所占用的存储空间与图的边数或弧数无关,因此适用于边数或弧数较多的稠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