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首页 / 软件开发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while(cin>>val)的调用机理

while(cin>>val)的调用机理2014-07-18 csdn博客 synapse7今天看书的时候看到代码while(cin>>val),忽然就在想这样写的合法性是如何判定的。我们都知道cin是一个流对象,而>>运算符返回左边的流对象,也就是说cin>>val返回cin,于是while(cin>>val)就变成了while(cin),问题就变成了一个流对象在判断语句中的合法性。

不管是while(cin)还是if(cin),都是合法的,为什么呢?我们自己定义一个类,然后定义该类的对象,然后使用if语句来判断它是不合法的。这说明,流对象具有某种转换函数,可以将一个流对象转换成判断语句可以识别的类型。

经过在网上的搜索查询发现,流对象确实存在这样的转换。

打开iostream.h文件,找到cin的定义,发现是来自于istream.h,其中的模板类basic_istream继承自basic_ios,打开basic_ios的定义,发现它继承自ios_base,再次定位到ios_base类,发现它有两个重载函数。operator void *() const和bool operator!() const。这两个函数使得流对象可作为判断语句的内容。(参考网页)

operator void *() const;函数在while(cin)或是if(cin)时被调用,将流对象转换成void*类型。

bool operator!() const;函数在while(!cin)或是if(!cin)时被调用,将流对象转换成bool类型。

///当流处于goodbit状态时,读入成功码,返回cin地址,并转换为void*型,继续循环operator void* () const{///流的状态由>>操作符调用ios改变,当读到eof或者输入不符合所写入的类型时设置badbit和failbitif (state & (badbit | failbit)) ///一种直观的写法return 0;///当流处于badbit或failbit状态时,返回0,循环停止return (void*)this;///返回的是cin,相当于while(cin)}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两个类型转换都是隐式的。

既然我们找到了while(cin)合法的原因,自然需要试验一下。

我们定义一个类A,在A中定义上述两个函数,然后定义A的一个对象a,使用if(a)和if(!a)来验证一下。代码如下:

#include<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class A{public:A() {}~A() {}operator void* () const{cout << "cast to void*; ";return (void *)this;}bool operator ! () const{cout << "cast to bool; ";return true;}};int main(){A a;if (a) cout << "first" << endl;if (!a) cout << "second" << endl;return 0;}
运行以上程序,结果为cast to void*; first和cast to bool; second。

结果表明,if(a)隐式调用了operator void* ()函数,if(!a)隐式调用了bool operator ! ()函数。

上述两个函数其实是操作符的重载过程。使用这种重载函数,我们就可以像使用cin一样,用if语句对我们的对象做判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