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速成(七)线性表之顺序存储2014-04-28 csdn博客 特种兵—AK47人活在社会上不可能孤立,比如跟美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的是一对一,有的是一对多,有的 是多对多。哈哈,我们的数据也一样,存在这三种基本关系,用术语来说就 是:<1> 线性关系。<2> 树形关系。<3> 网状关系。一: 线性表1 概念:线性表也就是关系户中最简单的一种 关系,一对一。如:学生学号的集合就是一个线性表。2 特征:① 有且只有 一个“首元素“。② 有且只有一个“末元素”。③ 除“末元素”外,其余元素均 有唯一的后继元素。④ 除“首元素”外,其余元素均有唯一的前驱元素。3 存储划 分:① 如果把线性表用“顺序存储”,那么就是“顺序表”。② 如果把线性表用“ 链式存储”,那么就是“链表”。常用操作:添加,删除,插入,查找,遍历,统计。今天主要就说说“线性表”的“顺序存储”。那么下面就简单的浅析一下这个操作的 原理和复杂度。<1> 初始化顺序表:这个操作其实还是蛮简单的,设置 length=0,也就是O(1)的时间。<2> 求顺序表长度:这个不解释,O(1)的时间 。<3> 添加节点:因为是顺序表,所以添加的节点直接会放到数组的末尾,时 间也是O(1)的。<4> 插入节点:这个还是有点小麻烦的,主要也就是说分两种 情况:①:当插入节点在数组的最后,那么这个“插入”其实就是”添加“操作,时间当然是 O(1)。②:当插入节点在数组的开头,那就悲催了,被插入节点的后续元素都要向后移动一位 ,也就让整个数组一阵痉挛,效率低下可想而知,时间复杂度退化为O(n)。<5> 删除节点:这个跟“插入”的道理是一样的,也要分两个情况,①:当删除的元素在 数组的最后,不用移位,谢天谢地,时间为O(1)。②: 当删除的元素在数组的开头,删除节 点处的元素都要统统向前移位,同样也是一阵痉挛,时间复杂度也退化为O(n)。<6> 按序号查找节点:大家都知道,顺序表的存储地址是连续的,所以第N个元 素地址公式为:(N-1)X 数据存储长度。哈哈,这就是顺序表得瑟的地方,查找的时间复杂 度为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