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添加几个文件组
3)回到“常规”选项卡,添加数据库文件
看到用红色框框起来的地方没?上一步中建立的文件组在这里就用上了。再看后面的路径,我把每一个文件都单独放在不同的磁盘上,而且最好都是单独的放在不同的物理盘上,这样会大大提高数据的性能。 点击“确定”数据库就算创建完成了。
4)接下来要做的是建立一个分区行数,SQL语句如下:大家学习的时候最好不要直接COPY,动手把它抄一遍也好。
create partition function PartFuncForExample(Datetime) as Range Right for Value("20000101","20010101","20020101","20030101")这里我准备用表中的某个时间字段作为分区的条件,当然你也可以用其他的,比如INT之类,只要好分段的都可以。
5)把分区函数建立好以后,我们再来建立分区方案。目的是为了把分区函数产生的分区映射到文件数据组里。分区函数是告诉数据库如何分区数据,而分区方案是告诉数据库如何把已分区的数据存到哪个文件组里。
下面我来创建分区方案。
Create Partition Scheme PartSchForExample //创建一个分区方案+分区方案名称 As Partition PartFuncForExample//目的为了 分区函数PartFuncForExample To ( PRIMARY, //文件组名 Partition1, //文件组名 Partition2, //文件组名 Partition3, //文件组名 Partition4 //文件组名 )正确执行后能在分区方案中看到,如下图
6)马上就快要大公告成了,下面我们来建立要分区存储的表,该表的数据理论上应该是非常非常多的,百万级别的记录以上而且基本上是不更新的。要不然建立分区存储就没多大意义了。
Create Table PartitionTable( [ID] [int] Identity(1,1) not null, [Name] [nvarchar](50) not null, [LoginDate] [DateTime] not null //用来进行分区 ) On PartSchForExample([LoginDate]) //上面提到的指定分区字段就是这里指定的了。执行这段SQL,没报错的话就大功告成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