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例:尺寸上大小接近时,视线漂移中容易偏移在多个内容中,反之对比明显时,同样的颜色字形下,大的更容易吸引视线注意,进而再阅读其他内容。
样式的对比:
粗细,深浅等的对比,让主体内容和次要内容之间,形成空间的对比:
通常意义上的大背景,以模糊模仿景深效果,实现空间感,常见的分为前景和背景。
如例:模糊的背景让复杂的图更加融合,减少其零碎的变化,同时模拟景深实现一定的空间感,让前后内容之间拉开距离,使原本部分不清晰的内容一定程度上清晰更易识别。
如例: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前景的修饰(如花瓣、树叶、雪花等等,结合实物有虚有实)可以实现更加明显的空间关系。
大,也许尚不止如此,还有更多可以放大的地方,而对于整个画面,往往也都是结合起来整体考虑,上述内容主要是框定文字本身或者文字与图片之间的对比,而实际情况下,会有更多的对比相互结合,相互作用,比如下方我以上面的元素,简单做了一张图
以此图为例,其中涉及到的主要对比:
一、首先是整个图尺寸的大,宽屏大尺寸,如各网站首屏banner常有的大图烘托气氛;
二、文字之间的对比,“清晨”为主体大标,对应常见的主题文字等,为最清晰最直接的视觉呈现,让人直接可以读取。“have a good day”为次要内容,对应副标题,小文字辅助说明等,起到辅助描述的作用,弱于主体文字,起到搭配修饰并辅助说明的作用。“morning”为相关素材,紧贴内容的文案,符合主题的关键词,甚至是相关主题的图形元素等,在整体画面中,起到衔接和修饰的作用,让整体画面更丰富,文字和图片之间的关系不至于完全一刀两断,同时让整个画面更有节奏。而整个文字位置基于深色部分,整体使用对比浅色,更清晰;
三、文字内容与画面的对比,文字部分,基于正常阅读的前提下,画面的大空间表现,结合文字保留下地空白区域,形成一个可自由呼吸的空间区域,加大空间感,前景的花瓣(特别是与内容产生交叠的部分),更增加了文字前方空间;
基于上述,大的尺寸,内容之间的大小、粗细、深浅的明确对比,空间感的塑造,都将整个画面的张力无限放大,留有更多的身临其近的即视感以及诸多想象空间,在其中可自由呼吸,呼吸这一片大气。
上档次
上档次,档次是一种层级,是一种境界,首先一定是有别于普通,其次这种区别,并非单纯不一样,而是一种更加高层次的进阶。
那何为档次,其实这并没有绝对的分界线,而是一种积累和经验的表现,需要不断累积和练习。
对于不同的设计师,有资深,有入门,档次因此而有了差异,但是对于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需求也有档次之分,专注数码视觉后期的影楼、摄影工作室等,专注排版设计的平面编辑,专注视觉表现和创意塑造的平面等等等等,术业有专攻,总有一款适合你,而对于这些奋战在不同领域中的设计师,每个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就是档次,每个人都有达到资深的机会和可能,所以,要高于常人,更上一个档次,主要就是在于细节上的刻画了。
往往设计师从入门到资深,都会经历一个从零,到加,再减的过程,不断增加效果去实现各种让人惊叹的特效,而达到一定阶段后,开始注重内在的表现,注重引导,注重体验,从而渐渐尝试并习惯用最简单的方式,去达到自己的视觉或非视觉的目的,从而,在样式上越来越简单,就如IOS7开始的扁平,其实便是视觉和体验之间权重的转变,而到了此时,视觉上决胜,主要的便是细节了。
如例:细点的蒙版,让整体背景更加精美,同时让白色的文字在深浅的背景上,都可以识别,同时加上少许投影,增加文字的变化,让整体画面因为这些可有可无的细节更加丰富。
细节的刻画,首先需要不断地吸收新鲜血液,线上线下各种形式的图形,物件,都可以成为未来的素材和灵感元素,让自己敏感成习惯,看得越多,知道的越多,遇到需要的时候,能想到的便越多,思考的越多,能转化为自身所得的便越多,这是一个长期不断的过程。
教程结束,以上就是教大家如何利用PS设计出高端大气上档次作品技巧介绍,希望大家看完之后会有所帮助,谢谢大家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