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软件开发 / VB / 程式设计基础讲座
程式设计基础讲座2010-03-12程式设计之路对于软体开发,笔者最近听到两种极端的声音,其一是程式设计人员没前途,另一种声音则是软体是有梦的工业,不禁让笔者想好好地谈一谈软体这一行。程式设计人员没前途?有一次收到一位读者来函,内容是:「最近在网路上看到了一些文章说:他妹妹花八万大洋到资策会学程式设计,结果她们老师告诉她们在台湾当程式设计师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工作,钱少、事多、没地位,还不如去干网路工程师…写出不算好的程式时,人家连看都不看,反之写出很棒的程式不用多久盗版满天飞,真不知要如何糊口,看完这些文章后,挫折感增加不少,请问这是真的吗?」笔者暂时不回答这个问题,先来谈一谈软硬体的发展趋势。子曰:「圣之时也」也许是笔者特别喜欢软体的关系,总觉得硬体有一天会走向越来越稳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便宜的阶段,而最终只有软体才能够让电脑变成真的符合使用者的需要,所以常说:「搞硬体有什么前途?」,这大约是1985年笔者刚退伍进入资讯界的事情。记得工作到第二年的时候(1986~1987),常常到工业研究院「电子所」(现在叫做「电通所」)出差,当时「台积电」正要成立,可能是拜股市狂飙之赐,公司还没成立,股票一股就喊到12元(一股的面额是10元,也就是说还没有看到的东西就有20%的涨幅),以现在的角度来(目前「台积电」的股票大约120元左右),经过十年,投资报酬率十倍,如果再把增资配股计算进去,投资报酬率就更可观了。 但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台积电」的未上市股价在硬体景气欠佳的时候,曾经跌到5、6元没有人买,当时听到不少买了「台积电」股票的电子所员工叫苦连天,买到台积电股票的人算走运,若是买到无法度过硬体景气低迷的公司,倒闭了(大家比较而熟能详的例子是「佳佳」科技),股票拿来当壁纸,看了还心痛呢!硬体过去十年的发展,完全超出笔者的预测,那么未来的发展呢?笔者依然相信硬体会越来越稳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便宜,当然这并不意味著硬体产业会马上变成夕阳工业,但可以确定的是硬体越好,软体能够发展的空间就越大,也更能创作出符合使用者需求的东西,可发挥的空间当然要比硬体多得多。未来硬体还有几年的好光景?子曰:「圣之时也」,笔者不是孔子说的圣者,靼椎街赋瞿母鍪焙蛴蔡?软体)景气好、哪个时候不好,但坚信未来软体的需求必然远大于硬体。软体工业初露曙光 -- 友立资讯股票上柜软体的发展潜力在美国已经是无庸置疑的,但是在国内呢?也许有人觉得盗版软体满天飞是阻碍软体发展的祸首,笔者倒不这么认为,笔者觉得盗版软体只是软体发展路途上的几块绊脚石,而这些石头可以透过立法及执法慢慢将其铲除,真正影响软体发展的原因是缺少资金及人力的灌溉。软体与硬体最大的差别在于软体不是一座座的工厂,而比较像树木,工厂盖好开始运作之后,产品就可以不断地生产出来(当然,之前还有产品的研发),但树木却需要园丁时时为它除虫、施肥…,而软体从业人员就好像是照顾树木的园丁,至于肥料从何而来呢?笔者以为最理想的模式是树木本身能够自给自足,所谓树木本身能够自给自足,以一颗果树而言,如果结的果实很多,那么果实成熟落地之后又会成为果树本身的肥料,而达到自给自足的地步,对软体来说,若销售情况良好,则赚来的钱用于加强产品的功能或开发新的产品,便是自给自足,将来产品越来越好、越来越多元化,又能创造出更好的销售成绩。 好的果树会越来越强壮,反之,不好的果树最终可能只有枯死一途,这是所谓的「正面循环」与「负面循环」。 而台湾过去的软体发展却处于「负面循环」状态,销售影响了产品的改良,而产品没有进步又影响了销售,加上软体盗拷,雪上加霜。不够最近这几年,在政府大力推广X百万人上网的情况下,电脑的使用人口与日遽增,而这也带来相当可观的软体使用人口,这是台湾软体生态值得注意的改变之一。除了软体使用人口增加之外,另外有一件事也可能为软体带来生态上的改变,那就是「友立资讯」股票上柜买卖,「友立资讯」上柜以来股票狂飙两倍多,使得其本益比高达四、五十倍(注:一般电子股的本益比大约是20~30倍),紧接著后来上柜的「资通电脑」与「倚天资讯」也出现类似的情况,于是软体业被许多所谓的「证券分析专家」评为有梦的工业。笔者指出「友立资讯」上柜的情况,不在强调购买软体公司的股票会赚钱(实际上,在股票狂飙时,大部分的投资人都无法在低价时买到股票),而想说明的是,大家已经开始重视软体业,愿意投入资金到软体业,而这也表示软体业比以往更容易募集资金用以灌溉软体这颗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