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首页 / 软件开发 / .NET编程技术 / WCF后续之旅(1) WCF是如何通过Binding进行通信的

WCF后续之旅(1) WCF是如何通过Binding进行通信的2011-01-03 cnblogs artech《我的WCF之旅》系列自开篇以来,得到了园子里很多朋友的厚爱,并荣登了博客园2007年度系列博文Top 10。由于工作原因,沉寂了几个月,今天开始WCF新的旅程。如果说《我的WCF之旅》主要是对WCF基本原理概括性介绍,而对于这个新的系列,我将和大家分享我对WCF的一些实现机制、设计原理的理解,以及我在实际的项目开发中的一些实践经验(比如在后续的一些文章中,我将介绍通过WCF Extension实现一些在真正的分布式项目开发中很有现实意义的功能)。

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在Windows平台下进行如何进行Communication的基础构造(Infrastructure)。由于WCF的核心还是Communication,这个新的系列就先来讨论WCF如何进行Communication的。通过本篇文章,你将对WCF的通信机制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了解到一些和通信相关的概念,比如:Communication、Channel、Channel Listener、Channel Factory、BindingElement,Channel Shape等等。

我们已经很清楚了,WCF的通信是通过Endpoint来完成的:Service Provider将WCF service通过Endpoint暴露出来供Service consumer调用,而Service consumer通过与之相匹配的Endpoint来调用service。"Endpoint=ABC”,大家一定也牢记于心。就Endpoint包含的这3个元素而言,Address解决了寻址的问题,代表如何定位和标识对应的Endpoint,而Contract在对Service提供的功能、操作(Service Contract)以及数据(Data contract、Message contract和Fault contract)的抽象表示。而真正实现了通信功能的则是Binding。

1、Binding实现了所有的通信细节

总体上讲,WCF主要有两个层次构成:Channel Layer和Service Layer. 前者通过Channel Stack实现Message的传输,而后者对开发人员提供了一个Programming Mode。对于一般的WCF开发人员,不会接触到Channel Layer,而只会调用Service Layer提供的API而以。

但是,如果你需要真正地认识WCF 整个通信框架,对Channel Layer的了解绝对是有必要的。在我看来,WCF最吸引我的地方不是它自己为我们提供了完备的通信相关的实现,而在于WCF是一个极具可扩展性的通信框架,无论是Channel Layer还是Service Layer,我们都可以通过WCF Extension对WCF进行自由的扩展以适应我们的具体需求,在本系列后续的文章中我将向大家介绍一系列有用的扩展。如何你想充分利用WCF提供给我们的扩展性,对Channel Layer的了解基本上是必须的。

严格地讲,Binding是Service Layer层面上的概念,不过它是由Service Layer转入Channel的入口,也是从Channel Layer到Service Layer的中介。我们说Binding实现了所有通信细节,是站在Service Layer角度来讲的。至于Binding如何实现通信细节,则是通过Channel Layer来实现的。

为了让大家对Binding如何实现通过现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2. Demo: 直接通过Binding进行通信

这个例子通过简简单单的几行代码,通过BasicHttpBinding实现了通信的全过程。该程序很想我们传统的基于Socket的程序:Server端Listen request=>Accept request=>Process request=>Send reply;Client端Send request=>Receive reply。此外通过这个这个简单的程序,将引出Channel Layer一系列重要的对象,比如Channel、RequestChannel、ReplyChannel、Channel Listener和Channel Factory等等。

整个应用有两个Console application构成,分别模拟Server和Client.

我们先来看看Server端的代码:

namespace Artech.MessagingViaBinding.Server
{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Uri address = new Uri("");
BasicHttpBinding binding = new BasicHttpBinding();
IChannelListener<IReplyChannel> channelListener = binding.BuildChannelListener<IReplyChannel>(address);
channelListener.Open();
IReplyChannel channel = channelListener.AcceptChannel();
channel.Open();
Console.WriteLine("Begin to listen ");
while (true)
{
RequestContext context=channel.ReceiveRequest(new TimeSpan(1,0,0));
Console.WriteLine("Receive a request message: {0}", context.RequestMessage);
Message replyMessage = Message.CreateMessage(MessageVersion.Soap11, "", "This is a mannualy created reply message for the purpose of testing");
context.Reply(replyMessage);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