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首页 / 软件开发 / .NET编程技术 / Unity(四):使用场景Ⅰ:建立类型映射

Unity(四):使用场景Ⅰ:建立类型映射2010-07-28 cnblogs 赤脚小子在之前的一篇文章“Unity(三):快速入门”中,给出了一个简单的示例,让我们对Unity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但是,Unity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呢?一个简单示例并不能解答这个问题。

总的来看,Unity的使用场景主要有以下几个:

建立类型映射

用于单例模式

用于依赖注入

接下来,将逐一介绍各使用场景。

在创建对象时,毫无疑问,类型映射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同时也是一系列工厂模式的根本出发点。类型映射,为面向对象设计的根本原则——“针对接口编程,而不是针对实现编程”、“要依赖抽象,不要依赖具体类”——在应用中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我们知道,Unity提供了对象的容器,那么这个容器是如何进行索引的呢?也就是说,容器内的单元是如何标识的呢?在Unity中,标识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使用接口(或者基类)作为标识键,另一种是使用接口(或者基类)与名称的组合作为标识键。键对应的值就是具体类。

用接口类型作为标识键

实际上,之前的“Unity(三):快速入门”中给出的例子,就是接口类型作为标识键的一个使用场景,这里就不再重复。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Unity提供的功能都有泛型和非泛型两个版本,这样可以确保 Unity 在不支持泛型的环境中使用。我们在代码中可以使用任意一种方法(泛型和非泛型),或者根据需要混合使用。例如,可以使用泛型形式来注册映射,然后使用非泛型形式去获取对象实例。

下面的代码演示了非泛型形式的使用:

ps:接下来的例子以及后续文章中的例子将不再演示非泛型形式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