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的永恒之道》(三)BPM的生命周期之设计四步曲2015-03-20 infoq 辛鹏 荣浩BPM是参谋长,负责战术层面的工作,其生命周期包括战术设计、战术制定、战术执行、战术评估及战术调整。对应于以上5个阶段, BPM的整个生命周期也有五个阶段:设计、建模、执行、监控和优化,如图6.1所示。

图1 BPM生命周期图这五个阶段就覆盖了BPM的整个生命周期,每个阶段内的工作内容都不同。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究BPM这位参谋长在每个阶段内都需要做什么工作,这些工作的指导原则及规范都是什么,怎样做才能获得最好的战术效果。
1.1 设计四步曲
流程设计包括对已存在流程进行鉴定和对新流程进行设计,涉及的内容包括流程的流转、业务规则、资源协同(参与者,表单、知识、绩效等)和流程资产存储,好的流程设计可以减少流程生命周期中出现问题的数量。提到设计就必须提BPR,BPR中强调的是R(Reengineering,即再造)。这个理念是Hammer教授提出来的,但是BPR最终失败了,原因就在于再造成了完全彻底的重新设计。这里所说的设计强调的是对流程进行“规范”设计,即需要重新设计的就进行重新设计,不需要重新设计的就进行“持续改进”。这也是BPR失败之后,人们又提出了BPI的原因,BPI在大多数企业中被接受并最终获得了成功。讲到这里,也许有人就会有疑问了,怎么进行设计或持续改进?我们的回答是进行有效的流程梳理。我们在流程领域摸爬滚打了近十年,深刻体会到,要进行流程设计就必须熟悉业务,否则设计出来的流程必然是一个失败的流程,或者一个根本不能产生任何增值的流程。熟悉业务非常重要,不幸的是,目前国内很多所谓的BPM咨询公司、流程咨询公司,没有多少人是真正熟悉业务的。抗日战争、国共战争中的那些参谋长,哪一个不是从大大小小的战斗中摸爬滚打出来的?国内的这些所谓的首席咨询师、高级咨询顾问,又有多少是在行业的信息化项目实战中摸爬滚打出来的呢?在熟悉业务的基础上对全局的业务流程进行整体梳理与谋划,是“设计”阶段的第一重要原则,而“整体谋划”原则也是战术设计的第一重要原则[1]。对于流程设计,我们总结出四步曲。流程的六要素是输入、输出、活动、活动间的相互作用、流程的服务对象及价值。输入和输出是流程的因和果,顾客是流程的服务对象,价值是整个流程的隐性输出。设计四步曲必须围绕着流程六要素进行。
1.1.1 第一步曲:找出核心业务及端到端的流程,此乃被设计的对象
1. 以服务对象为中心找核心业务
本章开始我们讲到了,业务流程必须从业务角度去审视,没有业务也就没有流程。所以,做BPM设计的第一前提就是,清楚企业的核心业务是什么?我们需要把那些端到端的业务管理起来,它们是企业的核心价值,是企业的立足之本。对于服务型政府而言,为纳税人提供服务和办事,就是政府的核心业务。服务对象是流程六要素中的重要要素,找核心业务的原则是,企业中那些为企业服务对象创造价值的业务就是核心业务。例如,国税、地税的缴税业务,房管局为房地产从业者及社会公众提供的各种房屋证件的办理业务。我们也可以参考1.4.2节的APQC流程分类图找出企业的核心业务领域。
2. 通过输入和输出找端到端的流程
怎样梳理出端到端的流程呢?首先要分析企业的价值链和战略地图,然后对企业价值链和战略地图进行分解,并结合端到端的流程定义及特点,对分解后的流程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找出端到端的流程。以第5章的商品房预销售许可审批流程为例,在房号总登记环节需要发起物业用房缴交核查流程、拆迁安置房核查流程和经济适用房核查流程,这里就存在一个端到端的流程协同,如图6.2所示。

图2 端到端的预售证审批业务流程这是一个完全符合端到端定义和特性的业务流程,我们通过此业务流程来分析其与端到端流程的定义及特性的匹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