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自我管理组织2014-10-15 infoq 译:陈菲敏捷世界里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讨论自我组织团队及自我管理价值。却只有极少数人愿意将自我组织推进到下一个层次:真正地在没有经理,没有协调员,没有前辈的情况下工作。简单地说,就是在没有任何人(包括你自己)告诉其伙伴(包括你本身)必须要做什么。造成这种现象自然有它的原因:自我组织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大家都知道它几乎难以行之有效。我们/ut7也不比别人知道的更多,我们当时也没有什么保证。所以我们尝试了自我管理。现实中,我们也学到了一些对自我管理和对生活的教训。所有这些可以追溯到2011年7月,当我们将/ut7买回来,并将其变为一个合作企业时。或者可以说更早,在2010年我们其中一些人就宣布/ut7将处于Open Space的永久状态。甚至可能更早,当公司刚创立是,我们就听说公司要招聘一些希望将他们所知付之实践并相信公司层面的敏捷专家。可以肯定的是:在自我管理结构中,你永远不知道事情是在何时何地发生的。/ut7是由一组富有经验的敏捷专家组成的,他们在软件编程、产品定位、团队推动及自我组织上都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不论情况多么糟糕,我们总能及时地、持续地为客户交付可工作的软件,正因为如此,客户总是回到我们身边。我们的学生不断地回来是因为他们理解到我们在是全心全意地提升大家对于到底什么是专业代码编写者上的期望值, 我们的朋友总来拜访,因为我们将我们的空间免费开放。或是因为我们都是很好的人,或者是因为我们的冰箱里总有啤酒。我们的公司完全属于员工。他们可能为公司的未来作决定,他们可以享受由他们工作所生成的大部分利润,但是他们不能私自评估公司价值,或从卖股份中获利。/ut7是IT行业中为数较少的一直执行自我组织原则的公司。但是公司层面的自我组织到底是什么呢?从根本上来说,它意味着公司会根据每个员工的自由意愿来执行管理,所有员工都可以自由地为完成某些目标而共同合作。我们可以一起更详细地对其进行讨论。
两脚定律
我们对自我组织最核心理解就是一种如同置身Open Space会议的状态。2009年时,我们中有三个人是具有丰富经验的Open Space会议组织者;而其他人则至少有一次Open Space会议体验,因此该概念就成了一个简单的参考点。如果我们就是想要置身Open Space的感觉,那为什么不再我们的工作环境中就使用相同的框架呢?一般说来,所有的会议及活动(包括行政及客户工作)都是公开及公示的。任何人都可以加入,和参与,或者只当一个观察者。所有的活动和会议都是自愿的。当某些事情值得去做时,我们发现如果没有任何人愿意参与进来时,那我们就不应该走这条道路。当然这样会造成一些重要的,不那么令人愉悦的任务遗留下来,造成长期隐患。但换句话说,该方法能帮助定期确认我们还是否愿意作为一个团体继续让公司持续运作下去。只要我们还在这里,那么就说明我们还是致力于公司发展的。为了保证公司持续为客户、合作伙伴及法国各种规定提供相应的多样承诺,我们配对工作。只要允许,我们就会定期交换配对伙伴,一方面为了保持新鲜感,一方面也为了协调大家的日程。我们在行政和客户工作两方面也都以这种方式运作。每个礼拜我们都会举行一次正式的Open Space,其中包括开场,市场计划和结束。我们利用它来定位那些需要在做出正式决定及交换信息前商讨的内容。同样,我们也利用它来分享当前驱使我们前进的动力,通常通过以下这些行为来实现,比如:编程、写文章或歌曲、打扫办公室、或者是玩各类游戏,有认真的,有单纯娱乐的。我们时不时也会邀请外面的人参加到我们的Open Space中来,一般半天,这样我们依然有时间讨论我们的私有事务。我们把“The Law Of Two Feet”(两脚定律,或有人称之为Bipodocracy)作为管理计划的核心。就是说,你之所以在某地做着某事,要么因为你在学习,要么你在为团队贡献。那怎么保证没有人松懈呢?简短的回答就是我们无法保证。(而更长、更巧妙的回答则是:它基于彼此间建立的信任、沟通和健康合理的期望)我们相信每个人都在尽自己所能,致力于公司发展。如果有人做得比其他人少,我们会说“这是根据个人所能”。有的时候这点确实让人气馁。有的人可能就因为气馁到某个点,受不了而离开公司,就算你做得更多,你的薪资却还是一样的。当然如果你能很好地处理这点的话,不去考虑别人所得(或是不得),你就会从你所做的事情中不断地找到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