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软件开发 / Delphi / 利用Delphi开发网络数据库应用
利用Delphi开发网络数据库应用2008-03-26Delphi 是具可视化界面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它以其功能强大、简便易用等诸多特性,深受编程人员的欢迎。Delphi 中提供了数据库引擎 BDE(Borland Database Engine),并内含众多的数据库调用构件,为编程人员开发客户/服务器应用程序提供了方便。通常情况下,利用 Delphi 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可以使用TTable、TDataSource、TDBEdit、TDBNavigator等构件。只要正确设置了构件的某些属性,再编写必要的程序代码对一些特定事件进行处理,就能够完成对多种数据库进行的数据处理,例如:记录的输入、修改、删除和查询等。这样做虽然只需要编写极少量的程序代码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但如果在程序设计过程中,某些数据表的结构发生了改变,则必须修改与此数据表有关的所有构件的属性,这将使程序员陷入繁琐的重复劳动中。为避免上述的麻烦,我们可以在编写网络数据库应用程序时采用结构化查询语言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这样不仅可以更方便地与诸如 SQL Server、Oracle 等各种后台数据库进行动态的数据交换,而且可以使程序的修改和移植更加灵活。我们以数据输入模块为例,说明开发客户/服务器应用程序时如何采用 SQL 语句实现数据处理功能。首先,判断是否已经有事务处理程序在运行,如果有,将其回卷(rollback);如果没有,则启动一个新的事务,为数据的最终处理做准备。其次,是设置 SQL 语句,并将其写入 TQuery 构件中。最后,将事务提交或回卷,至此完成一条记录的数据输入。下面是以页面中的 TEdit 类型编辑框内容作为数据源,向数据库输入记录的过程代码: procedure DataInsert(const qName:TQuery;
szDBName:string;iNum:Integer;
iMark:array of Integer;eName:array of TEdit);
var
i : Integer;
szSQL : string;
begin
if DataModule1.DataBase1.InTransaction=true then
DataModule1.DataBase1.RollBack;
DataModule1.DataBase1.StartTransaction;
szSQL := "INSERT INTO "+szDBName+" VALUES("
for i:=0 to iNum-1 do
begin
if iMark[i]=0 then
szSQL := szSQL+eName[i].Text {非字符方式}
else
szSQL := szSQL+"""+eName[i].Text+"""; {字符方式}
if i=iNum-1 then
szSQL := szSQL+")"
else
szSQL := szSQL+",";
end;
qName.Close; {关闭查询}
qName.SQL.Clear; {清SQL特性内容}
qName.SQL.ADD(szSQL); {添加SQL内容}
szSQL := "SELECT * FROM "+szDBName;
qName.SQL.ADD(szSQL);
qName.Open; {返回结果集}
DataModule1.DataBase1.Commit;
end;
以上过程包含五个参数,实现从页面中的一系列编辑框中读取数据,并向指定数据表输入的功能。其中,参数 qName 为页面中所使用的 TQuery 类构件的名称;参数 szDBName 是数据表的名称;参数eName 是 TEdit 类型的数组,列出了页面中包含数据的各编辑框名称;参数 iNum 是数据表中的字段个数,也即编辑框的个数;参数 iMark 是一个整数类型的数组,该参数表明相应字段是以何种方式输入的,如果是字符方式,需要在数据前后两端加上引号。需要注意的是:在调用本过程之前,应将数据库连接打开:DataModule1.DataBase1.Connected := true;过程调用完成后,将数据库连接断开:ataModule1.DataBase1.Connected :=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