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软件开发 / JAVA / 冒号和他的学生们(连载19)——平台语言
冒号和他的学生们(连载19)——平台语言2011-07-01 BlogJava 郑晖19.平台语言见其可欲也,则必前后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必前后虑其可害也者 ——《荀子·不苟》逗号提出:“现在应该到了Java时间吧。”冒号顺水推舟:“下面谈论的重心从刚才的系统语言转到平台语言——Java和C#。”问号听得一头雾水:“平台语言?Java不是平台无关的语言吗?”“平台的意义很广,可以是硬件平台,可以是软件平台,也可以是二者的结合。”冒号解释道,“你说的‘平台’主要指硬件和操作系统平台,而我说的‘平台’指的是运行环境平台。当然这两种平台是密不可分的,Java与C#之所以能独立于前一种平台,正因为它们自带了后一种平台。具体地说,Java运行于以Java Virtual Machine (JVM) 为核心的Java平台,而C#运行于以Common Language Runtime (CLR)为核心的.NET平台。”句号打了个比方:“这就好比在不同的山路上铺设相同的沥青,车子跑到哪儿都没区别了。”“很形象。”冒号赞道,“从传承的角度看,二者皆为基于C++之上的改进,剔除了其中易于出错或不易掌握的语法特征。我们先来看看它们区别于C++的共同之处。首先,二者均编译成与机器无关的托管码(managed code)或称字节码(bytecode),运行于虚拟机(virtual machine)之上。其次,禁用或限用指针并支持自动垃圾回收,由此极大地解放了程序员的生产力。起初这种做法并不是没有争议的,但随着机器性能的提高以及软件规模的扩大,对软件的健壮性、安全性和生产率的要求超过了对运行效率的要求,屏蔽指针和自动内存管理逐渐得到认同。尽管如此,指针与手动内存管理对于系统软件和实时性要求极高的软件还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佐证是,Java 除了不适用于系统软件外,还在JDK免责声明(disclaimer)中表示它是不适用于空中交通或核设施等实时系统的。”引号较起真来:“那C#没有这种声明是否意味着它不受此限呢?”“或许吧。”冒号淡淡地说,“C#的胃口很大,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企业级应用和桌面应用自不必说,底层应用也不放过。早在2003年,微软研究院就开始了用C#开发的名为Singularity的操作系统研究项目,另外还有SharpOS、Cosmos等开源操作系统。虽然它们目前仅用于研究,但不难看出C#的勃勃野心。说起来这也不新鲜,1998年Sun就搞了个针对嵌入式系统的JavaOS,可惜没能成功,为Java ME所取代。”轮到叹号糊涂了:“刚才还说Java和C#是平台语言,怎么又同C和C++一样当系统语言来用了呢?”冒号释疑:“Java可通过JNI调用C、C++等程序;C#可通过P/Invoke访问系统API,加之保留了指针操作,用于系统编程更加方便。其实一种语言胜任多种领域并不难,难的是在每个领域都独占鳌头。可问题是,有谁不乐见自己支持的语言被广泛应用呢?无论是微软还是Sun,他们都会竭尽所能地将自己的语言扩张到每个角落。程序员作为语言的用户,虽然很多时候并没有选择语言的权力,但心中要有杆秤,可不要轻易被商家的广告迷惑啊。”逗号不无自嘲地说:“秤倒是有一杆,就是不太准啊!”有人“噗哧”笑出声来。“多学习、多实践、多体悟,秤的精度自然会提高。”冒号鼓励道,“如果自己没有足够的鉴别商品能力,建议从商家的竞争对手那里获取真实的信息。要看Java的优点,不要听Sun的一面之词,可以看看微软的C#模仿了Java的哪些特征,因为模仿是最高的赞扬;要看Java的缺点,可以看看C#摈弃了Java的哪些特征,可以听听微软对Java的批判——虽然可能过激,但一般也不会太离谱。此法同样适用于包括C#在内的其他语言。”句号有所感慨:“这既是程序员之幸——语言之间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也是程序员之不幸——往往不得不在众多语言中作艰难选择,或者多花精力学更多的语言。”冒号一边点头一边接着说:“下面继续看看Java与C#的共性。借着刚才的话题,我们来看看C#与Java是如何互相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