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微信登录

首页 / 软件开发 / JAVA / Struts2与Struts1.x的深度比较

Struts2与Struts1.x的深度比较2011-03-11 IT168 自由紫风Struts作为MVC 2的Web框架,自推出以来不断受到开发者的追捧,得到广泛的应用。作为最成功的Web框架,Struts自然拥有众多的优点:MVC 2模型的使用、功能齐全的标签库(Tag Library)、开放源代码。

但是,正所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Struts1.x自身也有不少的缺点:需要编写的代码过多,容易引起“类爆炸”、单元测试困难。这些缺点随着Web的发展越来越明显。这就促生了Struts 2,它的诞生能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在本文中,笔者将对Struts2和Struts1.x这两种框架进行详细的比较。比较将涉及到这两种框架的Action、验证、类型转换及如何开发等方面的内容。希望通过这样的比较,让读者了解这两种框架各自的特点,以便于在自己的项目中,根据实际情况,尽快的过渡到Struts2的时代。本文的内容基于Struts2.0.6。

一、引言

Struts的第一个版本是在2001年5月份发布的。它的最初设想是通过结合JSP和Servlet,使Web应用的视图和业务/应用逻辑得以清晰地分离开来。在Struts之前,最常见的做法是在JSP中加入业务和应用逻辑,或者在Servlet中通过println()来生成视图。

自从第一版发布以来,Struts实际上已成为业界公认的Web应用标准。它的炙手可热也为自己带来了改进和变更,所以不但要跟上对Web应用框架不断变化的需求,而且要与日渐增多竞争激烈的众多框架的特性相融合。

到最后,产生了几个下一代Struts的解决方案。其中两个最受瞩目的方案是Shale和Struts Ti。Shale是一个基于构件的框架,并在最近成为Apache的顶级项目。而Struts Ti则是在Struts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继续坚持对前端控制器(Front Controller)和MVC(model-view-controller)模式进行改进。

WebWork项目是在2002年3月发布的,它对Struts式框架进行了革命性改进,引进了不少新的思想、概念和功能,但和原Struts代码并不兼容。WebWork是一个成熟的框架,经过了好几次重大的改进与发布。

在2005年12月,WebWork与Struts Ti宣布合并。与此同时,Struts Ti改名为Struts Action Framework 2.0,成为Struts真正的继承者。

最后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说Struts或WebWork项目已经停止开发了。由于人们对这两个项目的兴趣仍然很高,而且也有很多开发者仍然愿意使用它们,因此这两个项目还在继续开发中,继续修复Bug,改进功能和继续添加新功能。

二、Action的区别

对于有着丰富的Struts1.x开发经验的朋友来说,都十分的清楚Action是整个Struts框架的核心内容,当然Struts2也不例外。不过,Struts1.x与Struts2的Action模型很大的区别。

Struts2和Struts1.x的差别,最明显的就是Struts2是一个pull-MVC架构。这是什么意思呢?从开发者角度看,就是说需要显示给用户的数据可以直接从Action中获取,而不像Struts1.x那样,必须把相应的Bean存到Page、Request或者Session中才能获取。Struts1.x 必须继承org.apache.struts.action.Action或者其子类,表单数据封装在FormBean中。Struts 2无须继承任何类型或实现任何接口,表单数据包含在Action中,通过Getter和Setter获取(如下面的ActionForStruts2的代码示例)。

虽然,在理论上Struts2的Action无须实现任何接口或者是继承任何的类,但是,在实际编程过程中,为了更加方便的实现Action,大多数情况下都会继承com.opensymphony.xwork2.ActionSupport类,并且重载(Override)此类里的String execute()方法。如下所示:

package ActionDiffer;
import java.text.DateFormat;
import java.util.Date;

import com.opensymphony.xwork2.ActionSupport;

public class ActionForStruts2 extends ActionSupport ...{
private String message;

public String getMessage() ...{
return messag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execute() ...{
message = " This is hello from strtuts2. Now is: " + DateFormat.getInstance().format( new Date());
return SUCCESS;
}
}

首先,从ActionForStruts2可以看出,返回的对象不是ActionForward,而是String。如果你不喜欢以字符串的形式出现在你的代码中,有个Helper接口Action可以以常量方式提供常见结果,如“success”、“none”、“error”、“input”和“login”。

另外,按照惯例,在Struts1.x中只有“execute”方法能调用Action, 但在Struts2中并非必要,任何声明为public String methodName() 方法,都能通过配置来调用Action。

最后,和Struts1.x最大的革命性的不同是,Struts2处理Action过程中调用的方法(“execute”方法)是不带参数的。那如何获取所需要的对象呢?答案是使用IoC(反转控制,Inversion of Control),也叫“依赖注入(Dependency Injection)”的模式(想更多地了解这方面信息请看Martin Fowler的文章http://www.martinfowler.com/articles/injection.html)。Spring框架使得这个模式流行起来,然而Struts2的前身(WebWork)也同时应用上了这个模式。